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智能手錶想引發革命 還不到時候



來源:雷鋒網;作者:金楠;發佈時間:2013-11-21 12:08


watch三 星說自家的Galaxy Gear已經賣出了80萬台,這裡面意味深重,雖然銷量雲泥之別於自家的智能手機,但智能手錶和智能手錶畢竟是兩個不同的領域,所以單純拿銷量去比較也沒 有意義,更何況80萬這個數字已經足以傲嬌於智能手錶行業的其他戰友了;除此以外,三星此舉的另一個重點是想要回應市場上對於智能手錶不利的聲音,特別是 至今仍然對可穿戴設備看衰的一些人們——三星想以行業領先者的身份來昭告天下,可穿戴設備是被消費者渴望擁有的。


ae4c117ca2e8e3a40c735401e7dc309b_m

事實上,Galaxy Gear雖然不是一款成熟的產品,但卻是一款成功的卡位之作,在蘋果的iWatch未出現之前,Galaxy Gear幾乎就是智能手錶的代名詞,但即便如此,其現如今的規模離真正的全民普及還十分遙遠。

智能手錶想要征服的人群,從來都不是那些傳統手錶的愛好者(因為傳統手錶已經超越了單純計時的功能範疇了),而更多的是此前基本不佩戴手錶的人群, 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消費者對手錶傳統觀念方面的桎梏。也就是說,智能手錶普及的過程,並不是簡單粗暴的行業顛覆,而更多的是對消費者做全新觀念的灌 輸,但這並不能根本性改變智能手錶目前的前景,實際上,智能手錶賣不動的原因有太多太多。

一、傳統行業的擠壓

 

雖然廠商瞄準的多半是此前不戴手錶的人,但不可否認,奢侈手錶或時裝手錶給智能手錶帶來的壓力仍舊大面積存在。相比較智能手錶,傳統手錶能夠增加佩戴者更多的身份標識,同時也擁有更廣泛的選擇區間,無論是價格還是外形,你總能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但智能手錶目前還無法實現這種效應。

-5FIS25m10qjPKtVHuFeHhuN5g8F72bpCeOwzPSDk43QAgAAQAIAAFBO_590x472

 

二、技術層級的制約

 

既然智能手錶更多是為了提供功能服務,那麼現在市面上的產品所提供的用戶體驗又如何呢?事實上,現在所有的智能手錶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 產品續航,消費者不會希望除了自己的手機之外,每天晚上還要摘下手錶充電,這與智能手錶給人們帶來的便利相比,顯然麻煩更多一點;同時,智能手錶原生的體 積限制使得交互也存在短板,雖然大部分廠商都使用語音功能作為主要交互方式,但在語音識別技術也存在不少問題的現在,完全依賴語音操作來執行指令,將會可 預見性的給用戶帶來更多問題;

三、產品形態的滯後

 

市售的智能手錶外形基本一致,鮮有的獨特部分也大多集中在錶帶或者是品牌標誌上,這並不能幫助消費者認識自家的產品,同時,目前的產品也不能完全脫 離 iPod nano 6搭配錶帶的大致思路,很大程度上會造成消費者的審美疲勞,這對於一款新興產品是非常不利的;同時,智能手錶對照著智能手機,很多功能並沒能實現或者是變 得簡潔,反而更加繁雜,當你在一個縮小版的智能手機上打電話或者拍照的時候,難道從口袋裡掏出手機不是更容易一些嗎?廠商們設想的是在手機越來越大屏的將 來,利用手錶充當第二屏幕,但問題的焦點在於,既然消費者選擇了大屏手機,他又怎麼會希望用一個手指在兩個指頭寬的屏幕上指指點點呢?

四、價格與產品落差

 

另外,影響消費者購買智能手錶的還有價格因素,以三星Galaxy Gear為例,其單獨售價現為2398元人民幣,這個價格可以買到最新的魅族MX3和小米3,可供選擇的國際品牌水貨產品也比比皆是,這使得Galaxy Gear整體性價比極低。在智能手錶功能性還處於雞肋狀態的現在,高售價會直觀地把消費者隔離在外。

20131023171524558134201

最後,手錶作為一款日常穿戴設備,其三防屬性也應該被考慮進去,但遺憾的是,目前此類功能並沒有成為標配,從而使產品耐用性也大打折扣。

綜上所述,智能手錶目前賣不動,並不是因為其概念上出了問題,而在於更多現實層面上的阻礙,這也就是為什麼廠商拿著口口聲聲改變世界的產品卻沒人買 賬的原因。需要明確的是,電子設備的短板效應是很嚴重的,可能一項指標的落後就會使整個產品完全崩盤。但是,智能手錶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不過在此之 前,廠商們必須改正用做智能手機的思路來做手錶的方式,不然產品將會無休止的活在智能手機的陰影之下。


 結論:
雷鋒網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及原文鏈結
1
相關訊息參考:http://www.leiphone.com/k-smart-watch-6.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