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Google Glass將主宰穿戴式的明天



來源:雷鋒網;作者:金楠;發佈時間:2013-11-02 10:03


7ce66a00f49c135eeef89d2f3d879d63_m

在三星推出的Galaxy Gear惹得外界一致吐槽之後,業內開始形成一種呼聲,希望蘋果可以盡快推出穿戴式設備,樹立優秀的產品標竿,同時也結束其它廠商愚蠢的摸索行為。而近 期,蘋果CEO庫克也神秘兮兮地透露明年蘋果將帶來革命性的產品,使得果粉和穿戴式設備愛好者們虎軀一震——這是傳說中的iWatch要來了嗎?


前幾天,周鴻禕先生發布了《為什麼我不看好智能手錶?》, 使得很多人開始了對智能手錶這一穿戴式設備熱門選手的反思。和智能家居一樣,智能手錶發展的問題主要是如何成功取代傳統觀念來進行推廣,事實上,在現階段 可預見的功能搭載和設計實現都不足以提供給智能手錶獨一無二的競爭力。很顯然這一次三星就押錯了寶,2688元的售價,以及幾乎完全隸屬於手機端的第二屏 定位,都讓這款產品成為了一點都不划算的雞肋。

但是智能手錶顯然不是可穿戴設備的全部,更不能稱其為未來科技的代表。當然了,智能手錶也不是回天乏術,實際上,目前整個可穿戴設備領域都可謂蕭條,因為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困難——來自於從體驗出發,來取悅一大群不知道什麼是優秀穿戴體驗用戶的困難。

這就意味著,你幾乎不能指望一家僅憑朝氣闖蕩天下的公司去承擔這個源頭,而現實卻是,很多人翹首以盼著那些之前名不見經傳的廠商帶來顛覆性的產品,書寫下一個類喬布斯的傳奇。雖然市場正在緩緩拉開帷幕,但很顯然,目前谷歌已經走在了最前面。

和三星躍躍欲試的衝動不同,谷歌顯然慢條斯理很多,Google Glass出到了第二代,仍舊沒有進行批量販賣,理由非常好聽,產品也非常吸引。當然了,就目前這種隨時需要敲一敲,像對待信號不好的老電視一樣的操作方式也確實拿不出手。

那麼我為什麼認為Google Glass將主宰穿戴式的明天呢?除了上面闡述的原因外,還在於谷歌的文化基因。

很多人認為Google Glass瞄準的是蘋果iPhone,但實際上,Android已經可堪狙擊iPhone的大任,喬布斯的離世更是加快了這一進程,Google Glass更像是一款未來的科技產品,一如無人駕駛汽車一樣。沒錯,目前並不是可穿戴設備繁榮的時機,只是這個時代前所未有的拉近了科技與人文的距離。

所以谷歌不急不慢的在發展Google Glass,制定了所見即所得的終極目標,但卻停留在僅僅比助聽器更酷一點的位置上。不是因為谷歌不夠重視,而是目前可穿戴設備根本承擔不了巨大的市場期 望,在市場沒有做好準備前,任何舉措都只能止步於摸索。而我們也知道,大哥大向iPhone的發展轉變,這中間廠商們走了多少年。

與手錶的悠久歷史不同,眼鏡的興起並不久遠,更別說其被附加時尚和奢侈屬性的年頭了,從這一點上,智能眼鏡就突破了智能手錶的一大難題;而谷歌也擁 有著最好的語音交互技術Google Now,使其不僅能迅速精準的完成命令,還可以解決用戶對著手機和手錶發號施令的那種尷尬和傻缺問題,事實上,你完全可以像柯南一樣帥氣的操作 Google Glass,而不用對著智能手錶大呼小叫。

u=2996620748,1775662778&fm=21&gp=0

我們知道,Google是一家重度依賴廣告收入的公司,而增加廣告收入的辦法簡單粗暴:要麼增加上網人數,要麼延長上網時間。Google Glass即是一個由Google主導的新的上網入口,勢必會成為廣告業務新的增長點。而就目前來看,能循序漸進的實現這種增益性產品研發的公司,並不 多。

如同筆記本電腦將用戶從桌前解放出來、智能手機和平板更進一步增強了人機交互一樣,可穿戴式設備也可以看作是對人機交互與互聯網體驗的又一次革新。 可以想見的是,未來2.0或3.0版本,一定會把Google Glass打造成為基於人腦的USB擴展設備,利用云端的計算和分析,打造人、環境和網絡的無縫連接,實現所見即所得,真正建立起以人為中心的智慧世界。


 結論:
雷鋒網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及原文鏈結
1
相關訊息參考:http://www.leiphone.com/why-google-glass-win.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