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4G LTE和車聯網的未來(二):誰來付費?



來源:雷鋒網;作者:劉芳平;發佈時間:2013-12-12 17:46


09-40-24-12三大運營商終於獲得了4G牌照,4G LTE即將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而這也將成為車聯網(in-car connectivity)的一個巨大飛躍,為製造商和消費者都帶來好處。然而,也不是人人都有這種對未來的激情。這是「4G LTE和車聯網的未來」報導的第二篇。  

 

為自動駕駛汽車添磚加瓦

 

無人駕駛汽車需要有低延遲的網絡連接,用於車-車以及車-基礎設施之間的實時數據交流。戰略分析師Roger Lanctot表示4G LTE為汽車與鄰近設備之間的溝通提供了更多可能。

Driverless-Car-Concept-18

短期內這將使得駕駛者能夠接收路況信息並與其它駕駛者分享內容。長期來看,LTE將促進汽車-汽車之間的溝通,有效提升道路安全並最終推動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
來自UIEvolution的Christopher Ruff也表示同意。「汽車與云端的連接是自動駕駛的基礎,」他說。「無人駕駛汽車需要不斷升級軟件。」

 

然而,誰來付費?

 

一旦這項技術得到廣泛使用,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誰來為汽車與云端的不斷連接付費?
ABI Research的研究主管Gareth Owen認為互聯網連接不可能沒有限制。「OEM不會讓用戶無限流量地連接互聯網,更多的網絡連接肯定需要付更多的費,」他說。「你不能一天24小時看youtube。」

BMW和中國聯通所使用的一種模式或許可行,BMW提供的ConnectedDrive服務,包含有新聞、社交網絡和音頻流。三年的 ConnectedDrive服務費用包含進了汽車裡面。在此之上,BMW與聯通簽署了一份「混合通信費用模式」——BMW以固定價格購買一定量的上網時 間,而用戶若需要更多,可另外付費。不過這僅限於ConnectedDrive服務,並不包括無限量的網絡瀏覽以及視頻。

未來幾年,將會更多地把車載信息系統加進用戶現有的數據合約當中。不過這導致一些不必要舉措的增加,數據服務分開計費會使得用戶需要另外購買SIM卡,不僅設計上需要改變,而且也會讓問題更複雜。

Ruff為此提出建議,為什麼不讓用戶以個人信息交換聯網費用呢?很多人都願意犧牲個人隱私來減少費用。特別是互聯網這一代人,習慣了免費的產品,在各種網站上(如招聘網站)隨便就把自己的個人信息交出去了,還有很多使用360的人

via telematicsupdate


 結論:
雷鋒網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及原文鏈結
1
相關訊息參考:http://www.leiphone.com/4g-lte-and-telematics-2.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