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 watch() {
[native code]
} watch](http://leiphone.qiniudn.com/uploads/05-3/-4/05-37-48-83-150x150.jpg)
智能手錶不智能
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重新思考一個問題——何謂智能? 很多人會說,智能嘛,就是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可以用各種新奇的軟件,就如同iPhone一樣,你想看電子書,就可以下載一個電子書軟件,滿足你閱讀的 需求。是這樣嗎? 當你在使用一款iPhone時,用到舒心之處,你會情不自禁的感嘆,多美妙的軟件啊,多流暢的系統啊,但你不會說,多智能的手機。 我們甚至可以說,在沒有iPhone的情況下,諾基亞的塞班系統也會逐步構建起一個生態系統,OVI商店裡的軟件也會逐步增多,隨著電容屏的普及,操作體 驗也會不斷優化,只不過會非常漫長。
那麼究竟什麼才叫做智能?
智能者,智慧也,想你之所想,能你所不能。一款智能的設備,應該做的是智能的感應到你的思想,並根據你的思維和肢體動作,預測出你接下來的行為,自主做出合理判斷,滿足你的需求。 當你拿起手機,接聽電話時,手機自動熄屏,這叫做智能;當你抬起手腕,查看時間時,手錶自動點亮顯示時鐘,這叫做智能;當你在十字路口皺起眉頭,眼鏡自動提示向右轉時,這也叫做智能;而這一切一切的根源,不僅僅是商店裡數以萬計的軟件,而是傳感器。

手錶這種設備屏幕過小,操作體驗不佳,把各種操作都強加到不到三寸的屏幕上,絕非明智之舉;而另一方面,手錶作為一款可穿戴設備,與人體有著最親密 的接觸,這就為各類傳感器提供了廣闊的用武之地。 所以,智能手錶理應比智能手機等有著更大的智能發展空間。
然而,當我們審視眼下的智能手錶設備時,我們不難發現,這些設備都依然按照智能手機的發展模式,粗暴的讓用戶在如此之小的屏幕上操作,體驗非常糟糕; 同時,由於智能手錶的生態系統十分雜亂,甚至可以說處於啥都沒有的狀態,而能夠使用的軟件基本上都是從智能手機上移植而來,並沒有針對手錶進行相應的優 化,這進一步的降低了手錶的智能水準。
因此,我們如今所宣傳的智能手錶非常的名不副實,市面上的設備更多的是「能運行微縮版手機軟件」的手錶,而並非是一款智能可穿戴設備。這種手錶不僅無法想 我之所想,能我所不能,只能被動的去服從我的指令,而且此過程的體驗還極其糟糕和反人類。 既然如此,一款稱不上智能設備的手錶,卻打著智能手錶的旗號,豈不是掛著羊頭賣狗肉,怎麼能讓用戶滿意?消費者不買賬也就合情合理了。
小眾OR大眾?
智能手錶已經誕生多年,但直至今日,智能手錶依然是一個相對小眾的 設備。 這裡的小眾,並不是指用的人少,而且指各大廠商在定位和使用上就沒有指望自己的設備是供給所有消費者使用的。要麼必須配合自己的手機,要麼針對性功能十分 侷限,簡而言之,如果你是我的菜,那麼歡迎光臨,反之,哪涼快哪呆著吧。 雖然對三星等廠商,這種定位對於自身的發展是利大於弊的,但這種小眾路線對於眼下智能手錶,乃至整個智能穿戴設備的發展是很不利的,過於分散帶來的最大問 題就是很大程度上迷惑了開發者並極大的削弱了他們的積極性,而在智能時代,沒有開發者意味著智能化的夭折。
每一個廠商都想成為智能手錶領域的蘋果,但可惜的是,無論是三星還是索尼,都沒有拿出足夠的誠意和明確規劃,讓我們看到整個領域可能的未來,智能手錶完全成為了智能手機的副業和配件。於是乎,如今智能手錶所謂的百花齊放,其實更多的是觀望,是等待。 等待?等待什麼?
不是不到,時候未到
等待時機——————現在的智能手錶,像極了當年塞班主導的「智能」手機時代,雖然看起來百花齊放,生機勃勃,但其實都缺乏一個總覽群雄的產品出 現。那麼為什麼這款產品仍未出現?因為時候未到。 時勢造英雄,這句話在科技領域同樣適用。iPhone當年的一鳴驚人,憑藉的不僅僅是極佳的產品和革命性的生態系統,還有時代的召喚。 3G時代的到來,為iPhone鋪平了道路,沒有高效普及的3G網絡,iPhone就算空有一身本領,也無法施展。同時,屏顯技術的提升,集成處理器的革 命……這些都促成了智能手機時代。 而的智能穿戴設備,尤其是智能手錶的普及與發展,更是如此,手錶的特殊屬性同樣需要一系列的技術革新以提供支持。
手錶對續航的要求頗高,一天一充的手錶只 會讓人抓狂,這需要電池上的革命;手錶的使用場合多在戶外,強光下的顯示效果十分重要,這需要屏幕上的革命;手錶作為穿戴設備,需要和人體實現即時互動, 這需要傳感器上的革命…… 所以說,並非是三星等廠商不想設計出優秀的智能手錶,而是技術基礎上的尚不完善使得上層建築的構建殘缺不全,現在的智能手錶,更多的是一種試探性的嘗試, 而非主流產品的更新換代。
而這也進一步讓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下滑。 不過可喜的是,如今我們正處於一個技術爆炸的時代,大量的技術革新正在進行時,MOTO X讓我們看到了遠程操作的可能,間接也可如此美妙;iPhone 5S讓我們看到了協處理器的意義,低功耗處理器,我們在路上;諾基亞的lumia讓我們看到了無線充電的威力,消滅電源線,永久續航不是夢想; 三星的柔性屏幕和亞馬遜的kindle,讓我們看到了屏幕的未來,卷在手腕的手錶,你喜歡嗎;這一系列的技術革命正孕育著智能手錶的未來,量變終有一天會 帶來質變,而質變的那一天,正是新時代的啟明。
總結
如今的智能手錶,智能化的名不副實極大的影響了用戶體驗,定位的狹窄更是讓使用場景愈發侷限,也分散了開發者,而最重要的是,技術支持的尚不完善極 大的阻礙了智能手錶的發展,讓購買智能手錶成為了一件並不明智的行為,賣不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可喜的是,現在正處於技術爆炸的時代,量變引發的質變已在不遠的未來,智能手錶的現狀無法掩蓋其未來的光明,一個新的時代即將誕生。 Fitbit Force和Jawbone UP24: 兩大頂級運動追蹤器PK
結論:
|
雷鋒網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及原文鏈結
|
1
|
相關訊息參考:http://www.leiphone.com/k-where-is-the-way.html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