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設備火了那麼久,但真正能撈到第一桶金的在哪裡?絕不會是Galaxy Gear,也不會是售價1500美刀的Google Glass;而在各種極簡的小眾市場。
當下的穿戴設備市場只見資本和產品團隊湧入,卻未見消費者有同樣的熱情。究其可能的原因有三:
第一是沒有需求,穿戴設備擊不中痛點。
第二是交互太差,穿戴在形態上不太可能出現移動設備上的大屏(手機已經把用戶慣壞了),語音識別尚未成熟,至於全息投影之類更加遙遙無期。
第三是性價比,Google Glass不提,Galaxy Gear雖賣299刀但還要一個Note 3配合,即使是不支持中文以致於我們編輯只能將隊友名字存為兩個字母的Pebble也在1K以上。

所以如果此時能有設備跳出來解決上面問題呢?這類設備當屬特殊人群的健康設備。
嬰兒看護腳環
Sproutling是一款baby版的腳環,收集嬰兒的體溫、心跳和睡眠數據;父母還可以通過手機上的app查看房間的溫濕度,異常情況下手機還會受到提示。
智能衣物
OMsignal的本意是一款全家人的智能健康背心。但正如它的官方宣傳一樣,此物特別適用於孕婦和老人,同樣是檢測呼吸心率這樣的體徵,數據統計和交互在手機上完成,緊急情況下向家人發送異常提醒。
GPS掛墜
Amulyte是一款針對老人的掛墜,內置了GPS,防止有時迷路了家人找不到。而加速計等傳感器可以記下用戶的活動和健康數據。最後,設備上還有一個簡便的大按鈕,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向家人的手機呼叫。
這三類都是以健康為剛需的人群,設備上的交互需求低或者可以用手機取代,而成本上,傳感器技術本身都比較成熟容易控制。所以這第一桶金大家拼的都是人性化和設計感。
結論:
|
|
1
|
相關訊息參考:http://www.leiphone.com/d-wearable-devices-n-health.html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