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元素 泛泰Vega LTE-A評測


泛泰Vega LTE-A搭載了2.3GHz的驍龍800處理器,2G RAM以及5.7英吋的1080P屏幕,從硬件配置來看,這款手機已經是Android陣營的頂尖水平了。而其在背後還設置了一個觸摸板,同時也是指紋識 別器,使得可玩性相當的多。同時Vega LTE-A還有韓國的特色,如可拆卸雙電池、以及各種UI人性化細節。
外形設計:
泛泰是一家較為小眾的廠商,其基本在韓國進行銷售,只在最近不久剛剛宣佈進軍台灣,所以相對其他廠商比較小眾。而泛泰也是比較特別的廠商,其旗下的系列作品,A860、A870以及最新的A880也就Vega LTE-A,每一款都毫不相同,相當創新。而這次的Vega LTE-A也就是A880,在外觀上可以視為LG Optimus G Pro的升級版,同樣的圓潤外形設計和塑料機身,說不上多高端精緻。而其設計在背後的觸摸板和指紋識別器與攝像頭在同一線上,給人3D攝像頭的感覺。

Vega LTE-A的正面簡潔,5.7英吋屏看起來似乎屏佔比不錯。

不過Vega LTE-A的屏幕黑框與LG Optimus G Pro類似,比較粗,開屏視覺感覺略糟糕。

在屏幕上方則分別為聽筒、傳感器、前置攝像頭。

屏幕下方從左到右為菜單鍵、Home鍵、返回鍵。其中菜單鍵和返回鍵在沒有亮燈時為隱藏。

機身頂部只有一個3.5mm耳機孔。

機身底部為mirco-USB口、話筒以及電視天線。

Vega LTE-A中框為塑料包邊,質感一般,不算太壞也不會多好。左側為電源鍵,電源鍵設計位置不錯,並微微隆起,手感清脆。

右側為音量鍵,同樣有一定的隆起,操作很舒服。

Vega LTE-A的背面用了壓層花紋,相當漂亮。

從上到下分別為攝像頭、閃光燈、指紋識別器。指紋識別器同時是觸摸板,也能進行按壓,手感還可以。

Vega LTE-A為可拆卸後蓋,可拆卸電池。Vega LTE-A的集成度不算高,可以見到背部空間大量浪費。

Vega LTE-A的配件延續了韓國市場的內部優良傳統,兩塊原廠電池、充電盒底座、數據線、耳機、兩口充電器、以及貼膜一張,還有原裝休眠蓋,可謂相當良心。

總的來說泛泰Vega LTE-A的外觀設計乏善可陳,沒有出色的工業設計。也沒有討喜的機身材質,在整體設計上與LG Optimus G Pro相當類似,甚至可以說是延續。其唯一也是最大的外觀亮點就在於其背後的指紋識別器。
Smart Cover:
泛泰Vega LTE-A隨機附送了一個Smart Cover,相比其LG G2要另外購買顯得良心多,同時Smart Cover還有不少有趣功能。
Smart Cover通過更換背蓋安裝上去,不過Smart Cover與原裝背蓋一樣是有NFC功能的。Smart Cover表面為人造革,與Note 3的背蓋類似,其手感細膩,有光澤。唯一的缺點就是塑料味比較重。

Vega LTE-A的Smart Cover比較特別,正面一個相當大的天窗。

該天窗電量電源鍵能提供簡單的相關信息,通過左右滑動切換不同功能顯示,在某些功能還能通過上下滑動切換界面。

默認分別為三屏切換,分別為日期時間、播放控制、時鐘。其中時鐘通過上下滑動能切換不同的表面。

同時小窗口還能操作通話接聽掛斷等功能,短信接受還可以進行預覽。不過撥號等其他功能就需要開蓋操作了。
屏幕顯示:
泛泰Vega LTE-A使用了5.7英吋的1080P屏幕,歷來韓國廠商的屏幕技術都是不錯的,那麼Vega LTE-A的又如何呢?我們使用HTC Butterfly S進行對比,兩部機型據開啟最高亮度。左邊為HTC Butterfly S,右為泛泰Vega LTE-A。
從對比來看,Vega LTE-A畫面表現乾淨通透,相比HTC Butterfly S則略有發黃。

在綠色方面,HTC Butterfly S較為濃郁,比較討喜,而Vega LTE-A較為小清新,略微有點泛白。

HTC Butterfly S對紅色較為敏感,雖然較為濃郁,但還是有明顯的層次感。而Vega LTE-A則較為清透,或者說較為泛白。

泛泰Vega LTE-A的屏幕通透乾淨,可視角度佳。

不過泛泰Vega LTE-A在一些日常用不上的大角度則會出現上圖的泛白情況,這種泛白給人一種屏幕非全貼合的感覺。
後背觸摸板:
泛泰Vega LTE-A後備放置了一款面積不大的觸摸板,同時也是指紋識別器,其功能說簡單也簡單,如觸摸板一樣通過滑動點擊進行操作。說複雜也複雜,通過指紋識別對手機App進行加密控制等。關於Vega LTE-A我們將會單獨撰文進行詳細測試。
UI設計:
泛泰Vega LTE-A的系統UI設計沒有太多值得說的地方,一貫的韓國味道,同時還有三星、LG兩家廠商的特色功能融合。總的來說泛泰與LG的UI相當類似,或者說沒有太大的改變。
Vega LTE-A的UI設計沒有太多的獨特之處,反而蘊含濃郁的LG味道。桌面與大部分的一致,增刪頁面、添加小部件等。比較有趣的是,底部Dock可以進行左右滑動切換,也就是有三個Dock。

通過長按菜單鍵,還有多種浮動小窗口可進行選擇,如計算機、撥號、瀏覽器等,相當有趣實用。

下拉欄通過標籤頁切換,也能進行順序自定義排列。

系統還內建了字體更換和主題更換,也是韓國廠商的一貫做法了。
性能測試:
泛泰Vega LTE-A使用了目前頂尖的SoC,2.3GHz的驍龍800處理器性能強悍,同時還有LPDDR3的2G RAM也是不錯的,那麼泛泰Vega LTE-A能抵的住驍龍800的熱度麼?
安兔兔4.0跑分,這是放冰箱的極限跑分。泛泰Vega LTE-A的表現相當不錯,是現在唯一一台室溫下就能上3W5的機器,目測後續的遊戲評測可能會有驚喜。

Vellamo,高通推出的一款網頁測試軟件,主要測試手機的HTML5性能。Vega LTE-A的表象相當好,比搭載同樣SoC的三星S4 LTE-A表現還要優異。

老牌的GPU性能測試,2.7版本以後對GPU性能要求更加苛刻,同時2.7版包含了2.5的Egypt HD測試。Vega LTE-A的表現依然優秀。

BaseMark X測試使用Unity 4.0引擎,引入了大量粒子效果,先進的照明效果和後期處理,對手機的GPU會產生很大壓力。當然Vega LTE-A的Adreno 330表示毫無壓力。

3DMark測試部分,Vega LTE-A依然表現優異,泛泰Vega LTE-A其搭載的2.3GHz驍龍800處理器和Adreno 330都有強勁的性能,同時Vega LTE-A還沒有別的機型容易出現降頻,可謂相當給力。
遊戲實測:
在理論評測中,泛泰Vega LTE-A表現相當優異,其搭載的2.3GHz驍龍800處理器以及Adreno 330都是現階段最強的,同時其還有不降頻的表現,那麼在實際遊戲中,他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現代戰爭4,常用的測試項目。貌似目前仍沒有更新,所以驍龍800的機型運行時的特效不是最高的,相比三星S4的特效低了許多。泛泰Vega LTE-A運行MC4相當的流暢。


Rael Racing 3 1.30版,泛泰Vega LTE-A依然流暢。

三款遊戲運行的幀數曲線。現代戰爭4大部分在60fps,激戰時會有下滑,不過不會影響體驗。極品飛車17至少維持在40fps,而真實賽車3則基本在35fps。可以說泛泰Vega LTE-A玩遊戲什麼的毫無壓力。
拍攝能力:
泛泰Vega LTE-A使用了一顆1300萬像素攝像頭,不過並沒有說明是否使用背照式或者堆棧濕,我們就來看一看吧。
泛泰Vega LTE-A有多種較為有趣的拍攝模式,將快門鍵拖動出來則進入待機時自拍,並有聲音提醒。而Self Shot同樣是方便自拍,進入模式後點擊屏幕任意處就觸發快門。

其中還有Best Face模式,該模式會連續拍攝5張照片,並通過人臉識別來進行換臉。
樣張:



發熱情況:
日常信號:

泛泰Vega LTE-A為韓版機,那麼到了國內是否會出現信號問題等水土不服的現象呢?以移動卡為例,在室內與地鐵上進行測試,左邊為室內信號,右邊為地鐵內信號。可 以看到分別為-79dBm和-63dBm,表現相當不錯。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撥打電話時,系統會有撥打韓國電話和電話卡電話,使得每次撥打電話都要點 擊,操作上有些繁瑣。同時並不支持EDGE,非3G網絡用戶上網相當慢。
總結:
泛泰Vega LTE-A的各項硬件指標都是相當不錯的,2.3GHz驍龍800處理器,在日常溫度表現相當不錯,同時沒有別的機器隨高溫而出現降頻的情況。其5.7英 吋大屏幕表現力也相當不錯。同時其韓國廠商對本土的優良對待,使得原廠各種配件包裝已經足夠,還有雙電池可拆卸,從以上方面來看,是比較值得的。不過與上一代產品泛泰A870對比,泛泰Vega LTE-A就不算有多少誠意了。泛泰Vega LTE-A其塑料機身做工並不算太優秀,塑料中框給人的感覺是廉價感,而底部的三大金剛鍵也有嚴重的光溢出,打開後蓋也能看出其集成度不高。相比上一代產 品A870的精緻金屬做工和優良的做工,泛泰Vega LTE-A更像是一款急就章。
除了硬件方面,泛泰Vega LTE-A在軟件方面也不甚優秀。泛泰Vega LTE-A的UI系統設計更像是各方面抄襲的融合品,似乎什麼都有,卻沒有給人留下多少特別印象。似乎都是賣點,不過除了加入的後背觸摸板之外,其他還真沒有多少可說。
總的來說,泛泰Vega LTE-A是一款不功不過的手機,追求性能極致的是心頭好,對做工外形較為注重的可能就不大合適了。
(若無特別註明,雷鋒網文章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結論:
|
|
1
|
相關訊息參考:http://www.leiphone.com/pantech-vega-lte-a-test.html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