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錶?連iWatch都搞不定的先天缺陷

蘋果當下忙於iWatch研發的傳聞不斷,但智能手錶這類產品卻可能有著連蘋果都不能解決的先天缺陷。
據我們目前瞭解的傳聞來看,蘋果大約有幾十到上百名的精英工程師們在專攻iWatch的設計。
智能手錶在當下不僅不稀奇,而且由來其實已久。我們看到的設計中:有的把它作為依附手機的第二屏,有的帶有獨立數據連接,也有的可以單獨運行Android app。
缺乏能讓用戶產生黏性的功能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款智能手錶前景大好,即使是史上籌款最成功的Pebble。對用戶而言,最初購買時的新鮮感確實很強,但使用一段時間後呢?我個人也用過幾塊智能手錶,這個品類的概念我非常喜歡,但這些手錶們無一不在用了一段時間後閒置家裡。這些手錶們或多或少有各自的功能,但相信在用智能手錶的用戶都有一部過得去的手機。如果iWatch變成一部手腕上的iPhone,那用戶為什麼不用手頭屏幕更大、更清晰的手機呢?我的智能手錶用到後來,感覺最實用的一個用處居然是看時間。
蘋果在iWatch上可能會帶來完整的或者閹割版的iOS,能夠運行蘋果的app應該會是iWatch最大的吸引力。

但此時屏幕就會變成最大的障礙。由於續航能力的問題(你不想一天充一次手錶吧?),智能手錶的屏幕不會太大。而小屏上使用app的觸控體驗不會太好,能容下的圖標和內容也有限。即使手機在最初時形態就比手錶大了好幾圈,現在的手機屏幕依然越來越大。
所以除非蘋果在續航能力上有強力的突破,否則他家的app優勢體現不出來。
在不方便用手機的場合使用智能手錶是個偽命題
智能手錶當前主打的另一功能是比手機更方便,比如你可以不掏手機就能查看短信,接聽電話。通常不便做這兩件事的時間都是在公共場合。在小屏查看短信尚可,但回覆短信呢?何況使用智能手錶是個雙手操作,有時反倒沒有單手用手機方便。
其次是電話功能,手錶自帶的麥克和揚聲器在公共場合打電話不合適吧,那麼連上耳機如何呢?手錶因為是佩戴在腕上,活動範圍更大,用於連接的耳機線會更長,最好的辦法當然是用藍牙耳機了——但是這樣做就有點傻了,既然已經用了藍牙耳機為什麼不用手機呢?
最後簡單說一說健康領域,健康數據的測量手環之類的設備已經做得很好,前面說過屏幕既然不是智能手錶的優勢,目前還看不出iWatch的優勢在哪裡。
現在iWatch的出貨日期推遲到了2014年,蘋果過去常常能在最後一刻給我們驚喜——那麼這次呢?如果解決不了上面的問題,iWatch在未來出貨可能給公司帶來不了什麼利益——因為它不能給用戶帶來利益。
Via:ZDNet
結論:
|
|
1
|
相關訊息參考http://www.leiphone.com/d-smartwatch-problems.html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